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专家在线
编号:10759214
皮肤病,崇尚健康的治疗理念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6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8.16
     老早就想与山东省皮研所的张福仁所长一起聊聊,讨几招治疗皮肤病的灵方妙药,等哪会儿有个半日闲暇,好在杏林设坛,悬壶济世,以慰平日无能为医的遗憾,终于有一天,聊天的夙愿得偿。话题刚一开始,我就感觉今天真的是来着了。张所长更像一位医生中的哲学家。他说在皮肤病的治疗中药物从来都是个性的,只有治疗的理念才是共性的,抓住了正确健康的治疗理念,就抓住了疾病的根本。所谓的灵方妙药,只是在这些治疗理念下的发挥,或即兴,或严谨。理念正确,再普通的药也会妙不可言;反之则使病家苦不堪言。如此说来,悬壶济世并非一纸“灵方”就可走遍天下,理念第一,切记切记!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光毒与光敏性皮炎是夏秋季节经常发生的皮肤疾患,这与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麻烦的并不是皮炎本身,而是它在治疗上的误区,”张所长这样介绍,“其实,类似的小病不去管它们,等过敏期一过,个把星期就会好。而问题恰恰就出在治疗上,就医时大夫大笔一挥,内服外用的开上一堆,当时效果很好,可经常‘扎堆’就会‘惯’出毛病来。一旦皮肤对外用激素产生了依赖,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就会接踵而至,而这时再进行治疗,就非常棘手了。”
, 百拇医药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像阳光中的紫外线就可诱发多种疾病,最严重的莫过于红斑狼疮。但如果医生给以正确的指导,病人加以注意,采取戴手套、穿长袖衣服、打伞等遮阳措施,再加上治疗得当,完全可以缓解疾病。

    由此推广到夏秋季节常见的皮肤病。像夏秋季皮炎,属过敏性皮肤病,频发于汗多的腰、腹等部位,但治疗起来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不用治疗,只要勤洗澡就足够了。其实,皮肤科的很多疾病往往都很单纯,打针,尤其是打吊瓶的机会非常少,除非因为治疗不当,加重了,这就不是疾病本身的问题了。

    再如虫咬皮炎。被蚊虫叮咬几下,一般人都无大碍,但一些孩子却会出现过敏反应,再加上孩子不时地抓挠,以致引起感染,从而诱发自身敏感性皮炎。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医生帮助病人仔细地分析原因,看看究竟是怎么造成的,然后再对症处理,这才是正确的治疗理念。

    说到这儿,张所长举了个例子。他曾接诊过的一位皮肤病患者,在某大医院初诊怀疑为红斑狼疮,来皮研所做一项特殊检查。张所长在开检查单时就不停地问,不停地思索,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不只一条,十几条中同时符合四条以上才能判定。然而患者只具备面部的蝶形红斑一条标准,因而张所长先建议他去做真菌检查。结果一出来,果然是阳性!这下才确定红斑只不过是真菌感染的体癣而已,虚惊一场!
, 百拇医药
    张所长对这件事情感触颇深:有时候,对一种再简单不过的皮肤病的确诊,同样要进行精确的检查与丰富经验的反复核实,具备了这些科学的治疗理念,才能使大病化小,小病化了。

    忌口的传说

    之所以用一小节的篇幅来谈忌口,是因为它深入人心,却又让很多人迷惑不解。之所以叫“传说”,因为它在很多场合都是非正式的流传。忌口之于皮肤病,就像汉字中的“你、我、他”,在医生与病人的交流中频频出现而不厌其烦,但张所长对此却颇不以为然。他说自打学医以来,“忌口”的概念就始终没有形成。除了高血压低盐、糖尿病低糖、高血脂低脂饮食以外,有什么东西不能吃?他认为绝大部分皮肤病与饮食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张所长的观点,我保留自己的看法,但对他的思路,我举双手赞成,那就是食物之于皮肤病,并非主要的致病因素,它只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疾病治疗进程,而与患病人的心态等精神因素相比就微不足道了。食物的影响应该强调,但过分强调反而会导致人体营养摄入的不均衡。顺口溜这么说:不吃生猛不生猛。话虽粗俗,却有着可爱的道理。
, 百拇医药
    牛皮癣治疗的三重境界

    最高境界当然是去根,治疗得毫发无损,滑脱爽利,这只能用基因疗法,通过改变牛皮癣的致病基因以起到釜底抽薪的疗效,但基因疗法目前还不现实。虽然科学家们已公布了人类的基因图谱,但认识和利用毕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DNA的结构早已透彻明了地上了中学课本,但谁又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改写上面的哪怕一个碱基对?如果真能做到改变基因的构成,人们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自己,那将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可惜还没有到来。

    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张所长介绍,牛皮癣的发病是有原因的,而且是一定有原因的。因此,如果能找到它的特异性致病因素而加以处理,病情就可以长期甚至终生缓解,通俗地说,即不发病,好人一个。

    但原因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首先,当然是治疗理念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显而易见的原因,我们往往也无法消除。举一个例子,牛皮癣的发病与病人长期的紧张、焦虑不无关系。医生可以泛泛地告诉患者不要紧张,不要焦虑,但你能知道他紧张焦虑的原因吗?你能帮他拿个主意吗?药方啊!不仅仅是那白纸黑字的几味药品呀!张所长说他在读医学本科包括读博士的时候都被要求选修过医学心理学的课程,这在现在的医学教育中已是相当普及了。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忘记打开医学心理教材便映入眼帘的那句话:心理治疗是最好的医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治疗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
, 百拇医药
    谈到这儿,我问张所长一个门诊下来能看多少病人,他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二十个左右,多了看不了,时间不够。但有的医院的一些专家看得多,一上午能看60甚至100多个。平均也就三五分钟一个,真够辛苦的。”他说得有些调侃,并冲我一笑。那潜台词再明显不过:看病不是机械化大生产,去除一些让专家可以简单处理的小毛病,大部分疾病还是应该严谨仔细地诊查,与病人深入甚至是多次的交流,三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曾亲眼见过一位农民模样的男人领着他的媳妇,排了满满两个小时队却只几分钟就被打发出来,他就那样手里拿着一打开好的不知什么单子,茫然地站着。他说为了进城看病,早上天不亮就出发了,他还说早就该来,可“棒子”还没收,没钱……

    扯远了,继续谈牛皮癣治疗的第三个境界,即对症进行药物治疗,此法实乃下下策,但病人却往往趋之若鹜,总希望有什么名医开出的万试不爽包治百病的“万福丹”。张所长肯定地说,“万福丹”是没有的,但却有生产和造就“万福丹”的药厂、医院和媒体。论疗效,有些药当时用了确实不错,可一旦停了,会反弹得更厉害。说得再厉害一点,有些病人10年后因为其他病死了,还不知最初的原因是什么。

    再看我们的医疗市场,“江湖”上“高手”辈出,治疗牛皮癣的“神医”三五年就出一个,而且个个“身手不凡,药到病除”,但过不了一阵却又都销声匿迹,淡出江湖。

    谈话又告一段落,张所长问我:“再严重的牛皮癣,我保证两周后叫它一点都不留,你信不信?”我略加迟疑,说“信”,然后等他的下文。“但权衡利弊,往往不能这么做,”他果然有话要说,“治疗时,药物作用大于诱发作用,症状可以被暂时压下去,可一旦停药,导致疾病发作的因素依然存, 百拇医药